中原大地,创新潮涌。
5月27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揭牌。未来的郑洛新示范区如何将这一“国字号”试验田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公布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谋划,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根据《实施方案》,未来将着力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和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引领带动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载体和增长极。
三地“携手”各展特长
“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和新乡高新区目前是河南省发展最好的三个高新区。”中国产业集聚区研究专家、中国产业集聚区网创始人杨建国表示,郑洛新三地,在过去的发展中各有特色,从基础条件看,郑州、洛阳、新乡这三个市均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优势明显。
此次《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根据郑州、洛阳、新乡三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建设基础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成为中西部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
在空间布局上,将按照“三市三区多园”的架构。其中,“三市”即以郑州、洛阳、新乡三市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体。“三区”即以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新乡高新区作为核心区,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多园”即在郑洛新三市内规划建设一批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在功能布局方面,高新区强化战略先导地位,突出“高”和“新”,辐射区突出“专”和“精”,发展特色产业。郑洛新三地将加快形成示范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开创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创新新局面,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的重要城市,洛阳将以建设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抓手。”洛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开展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的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高端金属材料、新型绿色耐火材料等,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和新材料创新基地。
该负责人还表示,在空间布局上,洛阳片区将以洛阳高新区为核心区,以先进制造产业园区、洛龙科技园区和伊滨科技园区为辐射区。其中,先进制造产业园区以洛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依托,重点建设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卓阳耀滨科技园、洛阳清华启迪科技园等;洛龙科技园区以洛龙省级高新区为依托,重点建设洛阳浙大科技创意园、洛阳恒生科技园、炎黄科技园、莱普生智慧工场等;伊滨科技园区以伊滨科技城为依托,重点建设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惠普-洛阳国家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洛阳中意研究院等。
力争到2020年,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新乡高新区三个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带动郑州、洛阳、新乡三市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带动河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增长10%以上;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5%以上,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在到50%以上。
建立创新容错免责机制
建设创新示范区,最大的“福利”就是享受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除了享受中关村的先行先试政策,还将结合河南实际,出台一系列配套实施细则,加快形成“1+N”政策体系。
杨建国表示,“先行先试”关键在于拥有了自主创新权、自主发展权和自主改革权。河南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有成功的地方就推广,有失败的地方就总结。“这是机遇,河南‘双创’已站在风口,必须要拼”。
摸着石头过河,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对此,《实施方案》指出,将建立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政策、法律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一步,河南将围绕科技金融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等重点,研究制定示范区建设有关政策,对于实施效果好的政策及时向河南全省其它区域推广。
其中,郑州片区建设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重点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和科技金融结合方面的试点示范,“主攻”智能终端、盾构装备、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可见光通信等产业。
洛阳片区,建设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重点开展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的试点示范,“锁定”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高端金属材料、新型绿色耐火材料等产业。
新乡片区,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重点开展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方面的试点示范,“侧重”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生物制药、生化制品等产业。
列出六大任务清单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揭牌让郑州、洛阳、新乡在创新发展的大道上,由“跟跑”到“同行”,甚或是“领跑”,又一次站在了改革的第一方阵。
为保障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预期的效果,《实施方案》明确列出六大重点任务。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二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力争突破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积极打造研发平台,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推进技术转移和开放合作。要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和运行,积极构建开放合作体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技术市场繁荣和发展,促进军民科技融合发展。
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引领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发展特色产业。
五是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要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六是促进郑洛新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要建立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统筹重大科技设施建设。
如今,刚加入“国家队”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抢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和重大契机,一大批具体实施细则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据了解,日前,河南省财政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专项资金,首批投入3亿元,重点支持示范区培育主导产业和创新主体、建设重大公共创新平台、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开展重大活动等。
此外,河南省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关于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涵盖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完善创新创业培育机制、完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和完善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等多个方面的30条保障政策措施。“待相关政策出台后,洛阳市也将制定符合洛阳市情况的配套政策。”洛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